湖北日报讯(记者刘宇通讯员高佳)11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全国第一批生物制造能力建设平台名单,共有43个试点平台入选。其中,湖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嘉必优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安琪酵母有限公司等4家我省试点平台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湖北4个生物制造试点平台入选我国未来重点产业之一的国家生物制造清单。中试是生物技术创新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关键环节,也是生物制造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生物制造试点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由工信部联合开展信息化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围绕食品及添加剂、生物制药、化妆品、化工、能源、酶制剂、植物底盘细胞等重点领域,弥补生物制造中试阶段的短板。据了解,我省选定的四个试点平台在酶制剂、食品添加剂、生物制药等细分领域优势显着。其中,湖北大学合成生物学智能生物制造中试平台重点关注“生物制造芯片”酶和细胞工厂和“生物制造光刻机”基因组编辑合成工具两大领域。尤其是在酶制剂领域,平台与全国近80家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服务合同总额达1.6亿元,孵化了武汉茹等企业集康、武汉光华。华中农业大学与武汉科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农业微生物合成与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已成功服务1300多家企业,完成试点合同价值超过1.35亿元。未来三年,预计为1500家企业提供资源保护、小规模中试、检测等服务,并推动至少三项成果产业化。安琪酵母综合中试生物制造平台分为酵母及衍生物、生物质利用成本、新型酶制剂、新型合成生物产品等多个中试线,涵盖食品及添加剂、化妆品、化学品、酶制剂、木质纤维素利用等领域。去年实现服务收入8165万元。嘉必友生物制造中试平台致力于食品添加剂领域拥有高通量微生物选育、精准发酵、高效纯化等专业中试设备和全链条制造系统,形成“研发-中试-专精化”的闭环转化能力。在食品及添加剂领域,平台实现了DHA(二十二碳六烯酸)、ARA(花生四烯酸)等产业突破,成为ARA行业的龙头企业,打破国际垄断。经济和信息化厅负责人梅凯特表示,近年来,生物制造成果不断涌现,不少“湖北制造”模式出现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当前,生物制造产业已进入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速的关键阶段。这些平台的入选将有效推动湖北生物制造打造专业化试点服务体系,为湖北打造国家生物制造创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