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滩涂建大港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11-13 11:31
2015年9月29日,黄石新港开港。十年间,新港从一片滩涂变成了长江中游最大的单体港口。 (湖北天天全媒体...
2015年9月29日,黄石新港开港。十年间,新港从一片滩涂变成了长江中游最大的单体港口。 (湖北日报记者薛婷 通讯员周伟 摄)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蕾 通讯员 徐艳玲 长江东流,汽笛声传入耳中。 11月11日,站在黄石新港码头,强劲的江风带来了天气和城市发展的节奏,清晰而强烈。 10年来,这片土地从一无所有,发展成为千亿吨、千亿吨公园。已成为深圳港、上海港、舟山港等港口级港口的战略要地。它见证了湖北从“九省通衢”到“密集暹邦”的稳步发展。 按照海港标准建设陆港 “因为双方的合作,黄石新港有了一个产城联动发展取得惊人成效。”11月11日,深圳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朝阳在黄石新港工地感慨万千。 黄石新港是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诞生的现代化港口。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 黄石有2500年的航运历史,是长江沿岸开放城市。黄石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也是鄂东通往长江、距离大海最近的门户。但过去,黄石码头的利用效率并不高。 100多个码头散布在70多公里的长江岸线上。他们不不仅遮挡了河道的视野,还造成了航运污染。粗放布局的弊端凸显出来。 2014年,黄石将视野从内陆腹地拓展到开放前沿,引领与口岸级港口深圳盐田港的合作。经过多轮考察和谈判,双方最终选择了黄石棋盘洲的一片滩涂——一片常年水深超过6米、可停泊万吨级船舶的长江沿岸的滩涂。内地散货水路运输需求旺盛,具有辐射鄂东南地区的独特优势。黄石新港由此诞生。 2015年9月,黄石新港建成通车。 10年来,深圳港按海港标准整体开发运营,累计投资超过50亿元,建设23个10、000吨级泊位,年吞吐量8000万吨、30万标箱,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单体港口。 去年,黄石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达到1.03亿吨,成为中国最大的亿吨级河港之一。截至目前,湖北省亿吨级港口数量已增至4个,位居长江中上游地区之首。 打造三峡“二渡”通道 宏盛铜矿,位于黄石新港腹地,是我国最大的铜矿。总投资87亿元的40万吨高纯阴极铜清洁生产项目是中色大冶实现“二次创业”的重点项目。 2023年,宏盛铜业将阴极铜纯度提升至全球最佳水平,生产收入将增长30%,成为当年最大的新工业增长点之一。 “每年有数百万吨铜精矿和阴极铜经过新港海,销往世界各地。”铜洪升说道。据该负责人介绍,依托出海口黄石新港,该公司从智利、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进口的铜精矿可通过水路从海上运至河道,仅需27分钟即可送达工厂。高纯铜产品通过多式联运快速运抵华东地区,每年节省运输成本近亿元。 更快、更经济、更便捷——黄石新港帮助一批老行业龙头实现“二次创业”。 舟山港是我国南北航运、江海综合运输的枢纽。 2017年,黄石新港与舟山港联合打造“江海直达+多式联运”模式,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项目。 期间,黄石牵头投资近200亿元,以新港为核心,打造以“一高速公路、一桥梁、一铁路、四条一级公路”为框架的“两纵五横”集疏运网络。还实现了港口与花湖国际机场的快速通道直达,形成了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的集疏运体系,成为长江中游多式联运的重要节点。 集疏运网络又称“二渡坝”通道。 黄石新港多式联运公司总经理张杰表示,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增长,随着交通运输量的增加,“三峡难渡”问题日益突出。沿海货物可通过长江航道运往川渝地区,最快可达25天。通过黄石新港与舟山港共同打造的“江海直达+多式联运”通道,货物从舟山港运至黄石新港后,可转为区内公路、铁路联运,可节省15天。 近年来,面对长江沿岸港口的激烈竞争,黄石新港不断优化多式联运体系,为外贸企业提供海运直达、铁联班列、中欧班列等高效便捷的物流解决方案。 目前,黄石新港已吸引产业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聚集了一批重点低——宏盛铜业、宝钢股份、新兴管业、湖北友科、兴吉重工等碳素冶金企业。 2024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将突破4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500亿元。 相关链接: 世界三大港口集团纷纷落户黄石
下一篇:没有了